深圳荔枝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荔枝行业 > 有关新闻

南山荔枝虽有“护照”可惜年年都被“山寨”

说起来令人骄傲:早在2006年9月,作为“南山三宝”之一的“南山荔枝”,就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地理标志管理处组织的专家审查会的审核。从此,南山原产的糯米糍桂味荔枝妃子笑三个品种受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南山荔枝”成为深圳市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证书”的本土生产的产品。

  讲起来令人沮丧:每年“五一”刚过,深圳就会满大街出现“南山荔枝”,他们为顾客提供的包装箱大多标注“南山荔枝”。在南山的沙河西路、南海大道一侧的朗山路、南山市场等地,红色的遮阳篷格外醒目,见有车辆经过,商贩便会热情招呼。有关专家说,其实,6月以前的“南山荔枝”全是假货,因为正宗的“南山荔枝”还没上市。

  记者调查:

  满城尽是假“南山荔枝”

  前天,记者途经沙河西路看到,有三四拨商贩在叫卖“南山荔枝”。

  在询价砍价后,记者以每斤15元价格买下了5斤正宗“南山荔枝”,品种是糯米糍,这位王姓商贩告诉记者,现在这些荔枝的价格一路走低,最早开价一斤30 多元,以后一路下降,25元、20元。此商贩也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这些荔枝大部分来自海南,有的来自广东其他地方,的确不是本地荔枝,更不是"南山荔枝 "。” 当记者询问为何打着“南山荔枝”牌子时,王姓商贩坦言:“一直都是这样操作的,外地来的荔枝没有配纸箱子,就用印有"南山荔枝"字样的纸箱,这样也好卖些。”

  据农业部门有关专家透露,因为区域气候原因,6月份以前出现在深圳市面上的荔枝主要来自海南,深圳本地的荔枝要6月份才能上市,而今年受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期间持续低温天气影响,深圳荔枝成熟期普遍推迟近半个月。早熟品种妃子笑已经成熟,桂味、糯米糍要在6月25日进入成熟期。

  面对很多商贩打着“南山荔枝”的旗号卖外地荔枝的行为,南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南山荔枝”的商标已经由南山区政府部门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未经许可使用这一商标,都是违法行为。

  南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南山荔枝”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山荔枝”是作为区域性商标去申请的,不能以哪个企业单独去管理,否则会造成市场垄断。所以,由南山区政府委托一个事业单位或者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最后由政府进行管理。

  品牌窘状:

  “经济护照”多年遭冷遇

  原产地地理标志被誉为“经济护照”。南山荔枝是我市继香云纱之后获得的第二张“经济护照”。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南山荔枝”这张“经济护照”,在南山荔枝的生产商中遭受多年的冷遇,5年来,只有西丽果场一家单位在使用“南山荔枝”的原产地地理标志。

  对于南山荔枝目前的窘状,有专家指出,如果有原产地保护的南山荔枝在市场中没有足够的强势地位,整个南山的荔枝市场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有关专家呼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南山荔枝”不仅是深圳特产,更是深圳农业的品牌、象征,需要所有深圳人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予更多的保护与发展。

  更令有关部门尴尬的是:贴了原产地标签的“南山荔枝”不见得卖高价。有商家告诉记者,“贴着"南山荔枝"原产地标签的荔枝售价与没有贴的,价格差别不明显。同时,一般市民从口感、知识层面很难知晓"南山荔枝"有何不同。”

  一位在大南山的果农给记者道出了其中“玄机”:同是南山产的荔枝,我们不是不想用那张“经济护照”,只是根据申报的标准、程序对荔枝采果后的分级、保鲜处理等都有要求,我们条件有限,目前根本达不到要求,也不想花成本办“证”。再说,目前即使有“证”也得不到保护,“名牌身价”也不高,何必费神。

  如何破题:

  谁来保护“南山荔枝”?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都疾声大呼保护“南山荔枝”,可是,奇怪的是,每年都在打击,每年都是满街的假冒“南山荔枝”。有果农寻问记者:“打击山寨版"南山荔枝",到底是谁的责任?为什么年年打,年年有?”

  这几年,深圳周边的荔枝在深圳荔枝市场上“攻城略地”,一旦进入五六月间,深圳的荔农们就能感受到这种“来势凶猛”的压力:来自博罗、从化、高州甚至海南等地的荔枝蜂拥而入,这些荔枝以其成熟早、产量大、价格低的特点,在市场上抢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南山荔枝的现状是,除拿到“牌照”的西丽果场极少量荔枝出口外,绝大部分南山片区的荔枝都在国内销售,国外市场基本没有开发。据介绍,南山地区的大部分荔枝果实采后一般不进行分级,几乎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装筐运销,因此品质下降很快,货品寿命极短。此外,荔枝加工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且主要是焙制荔枝干,加之生产过程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南山荔枝”一直很难大批量地走出国门,加工品也大多在国内销售,即使出了国门也卖不出好价钱。

  同时,因为屡次被李鬼侵犯,且没有根本办法,市民对这些假品牌也难以分辨,因此,有专业人士认为,市场大量“李鬼”的存在,一方面误导愚弄着消费者,一方面也在损害着“南山荔枝”品牌形象。长此以往,“南山荔枝”危矣。(如彤)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0621  【打印此页】  【关闭